网站首页 -> 人大要闻 -> 人大要闻 -> 正文
郭彦强赴米脂高西沟调研
  • 信息来源:
  • 发布日期:2007-04-27
  • 作者:
  • 【文字
发布时间:2007-04-27  编辑:

  近日,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彦强赴我县高西沟调研后,在县委、县人大汇报工作座谈会议上,给予高西沟高度评价,并对高西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他说:米脂素有陕北“文化县”之称,除有闯王李自成的大名和貂婵的美誉之外,高西沟水土治理经验在全国很有名。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因此,对农民有着很深的感情,尤其对农业典型情有独钟。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全地区农村都在学习高西沟,有一次上山劳动参加修梯田时,村上就请了高西沟的一位师傅当技术指导员,我虽然很小,但看了他修的示范梯田,心里十分佩服,所以,我从小就对高西沟有着深刻的印象,一直想看看高西沟,但一直没有机会。这次市委安排检查调研各县区贯彻落实中央9号文件、省委11号文件和市委15号文件的情况,我就要求到米脂来,到了米脂,今天专门去了高西沟,看了高西沟人民的治理成果之后,令人振奋,令人震撼,高西沟40座山、21条沟的每一个坡坡洼洼都有人工治理的痕迹,高西沟人民在山山水水中留下的痕迹比全国任何一个地方的农业典型都要多。高西沟的秀美山川是高西沟人民双手描绘出来的一幅壮美的山河图,是绣在我们中国大地上的一朵奇葩,它的秀美是任何一个文学巨匠和大师描绘不出来的。高西沟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在农业方面创造了一个比较完美的典型。

  我到过全国的很多地方,参观过很多农业典型。在去高西沟之前,我曾到红旗渠参观过,看了红旗渠,在我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今天,看了高西沟,我再一次被高西沟人民的伟大创举震撼了!当全国农村不惜违反自然规律,盲目发展以粮为纲的时候,高西沟人民却默默地进行综合治理,突出以人为本,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几十年矢志不渝,几十年痴心不改,他们把荒芜贫瘠的山沟治理成为全国水土保持的农业典型,西北地区的一面旗帜;创造了生态建设的奇迹,闯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生态建设新路子,他们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篇章!高西沟的秀美山川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高西沟走出的路是农耕文明一条不平凡的路,是一条成功的路。高西沟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所走过的路子,与我们国家现在所提出的农业农村发展的路子正好是不谋而合,可以说,高西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典型,是征山治水的典型,是水土流失治理的典型,是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典型,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典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是科学发展的典型。

  高西沟人民在几十年治理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虽然回报的太少,但他们仍然无怨无悔,坚持不懈,高西沟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战天斗地、坚忍不拔的愚公精神;是人定胜天的精神;是不甘贫穷、敢于向命运抗争、向大自然抗争的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是英雄主义精神;是注重生态环境,回归大自然的科学求实精神;是不断探索、开拓进取的与时俱进精神。从一定意义上讲,高西沟的治理成果应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米脂县委、县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把高西沟这个老典型巩固好,发展好,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高西沟这面旗帜更鲜、更艳,要让这个老典型放出它时代的光彩,成为时代的典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和指导示范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