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题文章 -> 四届五次人代会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 信息来源:市传媒中心
  • 发布日期:2022-03-31
  • 作者:
  • 【文字
发布时间:2022-03-31  编辑:李东


2021年暨市四届政府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35.18亿元,增长7.9%,经济体量进入全国城市50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4.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一年来,全市确立“三转三补”发展新思路,完成14省份煤电保供任务,粮食产量达223.7万吨,居全省第2位。

一年来,实施的10件民生实事6件圆满完成,4件实事均完成目标进度的70%以上。

①稳定经济增长

出台“六稳”“六保”27条,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和发电量分别占全国的13.6%、5.5%、10.4%和1.8%,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

②加快转型发展

坚持以“双碳”倒逼产业升级,扎实推进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引资额1946亿元。

③深化改革开放

推进“放管服”改革,组建运营榆林电投公司,六项“小切口”改革成效显著,整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榆林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三年行动。

④改善生态环境

出台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开展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开展铁腕治污攻坚行动。

⑤增进民生福祉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启动城市精细化管理试点,持续保障改善民生,落实“双减”政策,实施健康榆林17项行动,加大养老服务供给。

⑥守牢安全底线

落实防疫、防汛、防安全事故、防重大风险“四防”包抓责任制,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展四项安全大核查,防范化解金融和债务风险,实施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

过去五年发展成就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全市48.6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9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榆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综合实力持续攀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经济总量从“十二五”末的全国第61位跃升至46位。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62.1%,建成一批全国重点镇,建成“三横四纵”干线铁路网,实现县县通高速。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推进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438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更好支撑陕西高质量发展,谱写榆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指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万元GDP能耗强度下降1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

实现上述目标,在以下六个方面下苦功夫:

转型发展上下苦功夫。围绕“三转三补”,刻不容缓加快转型升级,打破“一煤独大、煤主沉浮”的困境。

生态保护上下苦功夫。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

区域协调上下苦功夫。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发挥比较优势、优化空间布局、保障民生底线的四条原则,更好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上下苦功夫。“三突出两引领”,即突出产业振兴,突出生态振兴,突出文化振兴,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和典型引领作用。

民生提升上下苦功夫。持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城市更新上下苦功夫。深入实施城市更新五年行动,实现城市有机更新。

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

一、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牢牢稳住工业基本盘,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打好提振消费组合拳,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动“两链”融合,推动煤化工“三化”发展,推动非能产业壮大成势。

三、纵深推进改革开放

在改革攻坚上有新突破,在扩大开放上有新作为,在营商环境上有新提升。

四、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

五、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推开城市更新,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速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六、构筑黄河中游生态屏障

坚决防止二次沙化,坚决抓好问题整改,坚决防治各类污染。

七、不断创造高品质生活

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工程,下茬下势提高教育质量,聚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八、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强化政治引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永葆廉洁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