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题文章 -> 四届五次人代会 -> 正文
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摘登
  • 信息来源:
  • 发布日期:2022-03-31
  • 作者:榆林日报
  • 【文字
发布时间:2022-03-31  编辑:李东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主要工作

市四届人大履职六年来,共组织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会议9次、常委会会议48次、主任会议51次,制定地方性法规7部,开展执法检查32次,作出决议决定40项,组织专题视察调研153次,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67项。

旗帜鲜明讲政治,担使命,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觉维护市委领导地位,制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办法。严格任免工作程序,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59人次。

全力推动市委中心工作。研究贯彻落实市委重大措施,调研论证战略问题,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积极完成市委交办的工作。

注重质效立良法,保善治,推动法治榆林行稳致远

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地方立法工作规程等基础性制度,创新网络问计工作模式,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让立法工作更好体现民意。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制定颁布城镇园林绿化条例、城镇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

推动宪法法律实施。制定宪法宣誓制度实施意见,建立听取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对地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

求真务实抓重点,促落实,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促进“十四五”规划高质量编制实施。成立8个调研组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征求意见,召开4次人大代表和行业专家座谈会,提出46条具体建议。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开展暗访、检查等活动,推动问题整改。

全过程监督推动“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组建督办工作组,对绿化造林及管护工作进行监督。

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部署要求,对大气、水、土壤、固废进行执法检查。开展“塞上环保世纪行”活动。

深化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做细“事前”审查,做实“事中”监督,做强“事后”监督。

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和政府债务监督。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对市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全覆盖。

坚持不懈求实效,惠民生,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着力推动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提前审查2020年市本级部门预算草案,依法及时批准下达疫情防控资金。投身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

着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审查批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对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市政府加快建立完善现代学校制度。

着力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审议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报告,审查批准市直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对全市医疗保障体系运转情况开展专项监督。

着力推动社会保障和企业纾困工作。常委会建议市政府研究对策,去年累计为10万多户群众发放“平价煤”。审查批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依法作出决定。

着力推动中心城区建设。开展中心城区治堵保畅专项检查,启动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对“省十七运”筹备重点专项工作进行调研检查。

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审议“一府一委两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报告,开展防汛救灾等专项检查,对禁毒工作等进行调研检查,出台“两院”工作监督实施细则。

倾心尽力优服务,增活力,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不断拓展“双联”工作。推进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化、常态化。加强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指导。

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举办9期代表履职培训班,出台代表活动经费管理办法,组织专业小组参与常委会相关视察调研等。

提升议案建议办理实效。对“两大议案”办理开展集中视察并听取办理情况报告。加强代表建议撰写指导,推动建议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由“满意率”向“解决率”持续转变。

持之以恒转作风,提效能,不断夯实人大工作基础

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对机关30项制度进行修订汇编,开展干部作风整顿。

强化理论研究宣传。编印《榆林人大志》,建成榆林人大展馆,改版升级榆林人大网,开通榆林人大微信公众号,累计编印《榆林人大》《常委会公报》72期。

增强工作整体合力。精心做好全国人大领导来榆考察调研、在陕全国人大代表来榆集中视察保障服务工作,高效配合全国人大、省人大及外省市人大开展调研活动70余次。召开全市人大工作座谈会,深度交流工作经验。

今后工作建议

做好新一届人大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更好发挥人大在推动全市“十四五”规划实施中的重要保驾护航作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推动促进作用,努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政治机关、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为谱写榆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

突出政治引领,推动人大工作开创新局面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领悟“两个确立”的伟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谱写榆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立足人大职能职责,在全市中心工作上体现人大担当作为。

突出实干担当,推动依法履职取得新成效

扎实推进高质量立法。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加强立法能力建设。

不断增强监督实效。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一府一委两院”依法高效开展工作。今年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监督工作。一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促进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三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是践行厉行法治要求。

依法做好决定和任免工作。贯彻中省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的部署要求,督促市政府制定完善制度,依法报告工作。

突出主体地位,推动代表工作迈出新步伐

加快建立“三个联系”工作机制,推动人大工作更加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组建代表活动专业小组,扩大代表参与常委会立法、监督等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突出强基提效,推动自身建设展现新气象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执行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规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理论学习制度建设,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加强人大理论研究,办好刊物、网站和公众号,及时总结宣传全市人大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认真配合全国人大和省人大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