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题文章 -> 四届七次人代会 -> 正文
第四期
  • 信息来源:
  • 发布日期:2020-04-17
  • 作者:
  • 【文字
发布时间:2020-04-17  编辑:李东


4月14日,榆阳区代表团召开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 计划、财政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贯彻了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 务,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定的目标既符合中省要求, 又切合榆林实际。代表们结合榆阳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

 李忠宏代表: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市2019年的工作回顾实事求 是、全面系统,安排2020年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很 接地气,是一个关注民生、反映民意、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榆阳区要 立足建好“首善之区”这个基本定位,着眼榆林发展大局,谋划榆阳 各项事业发展,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坚决打 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在助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王建睿代表:建议推行公立医院编制总额管理,解决高级职称 名额少、评审难的问题。

 叶还聪代表:建议建立“蜜蜂育种基地”,针对不同农作物引进 不同蜂种科学授粉,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刘清生代表:建议一是优化完善城市路网,打通断头路;二是 加快道路外停车场建设,还路于民,在人口密集区规划建设立体停 车场,探索试行政府单位停车场分时段对外开放;三是规范设置公 交站点,实施“大站快车”;四是取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央隔离带, 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体系。

 闫金财代表:建议继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逐步建立 长效机制。

 李亚光代表:建议,一是市上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给予榆阳 高新区用地、规划指标的支持;二是榆阳高新区汽车产业园板块已 形成一定规模、轻纺产业园一期标准化厂房已经建成,希望市上统 筹规划布局,避免重复投资;三是在谋划榆林“十四五”规划时,以 榆阳为中心建设轻型轨道交通,密切交通联系,助推榆林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 

张春平代表:当前农村发展人才缺、用地难,制约因素多,建议 市级层面给予政策支持并能安排一定数量的协管员充实到村里, 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陈生友代表:建议,一是加大对造林管护资金的投入力度,巩 固造林成果;二是关注村级干部生活、成长,提高村级干部待遇;三 是出台相关政策,成立相关机构,有针对性地解决新冠肺炎疫情发 生以来商户和业主因房屋租赁费用产生的矛盾纠纷。 

陈国良代表:建议,一是适当调整完善医保政策,将统筹基金 使用侧重疾病治疗,个人账户资金使用侧重预防保健;二是注重公 共卫生物资的战略储备和消杀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的建设,持续加 大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确保这类企业在疫情过后也能健康发展; 三是重视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四是优化营商坏境,注重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 郇艳平代表:建议加强能化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注重培训效 果,增强安全知识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郝婕代表:建议建立小微企业创业园,延长产业发展链条, 为大型企业提供好生产、加工等服务。 贺凤珍代表:建议重视生猪养殖疫病防控,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贾根代表:建议在绕城快速干道芹河段规划建设“司机之 家”,解决快速干道沿线没有休息服务区的问题。

党亚利、陈国良代表:建议,依托榆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大 文化旅游资金投入力度,促进榆林城区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贺波代表: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暴露出的我市各级医 院基础设施薄弱、实验室建设滞后、专用设备欠缺、应急物资储备严 重不足等问题,一是建议市政府科学调研,精心谋划,合理选址,统 筹建设市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医院;逐步提高公共卫生人才薪酬水 平,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公共卫生和感染病诊疗专业队伍;二是建议 市县两级政府在建设大型公共设施时,将临时改造类似方舱医院 等功能需求考虑进去,以便应对疫情时高效、快速投入使用,提升城 市医疗承载能力。